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及强化学生对人工智能影响力的理解,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活动月“数字教育大讲堂”活动》和学校相关通知要求,音乐学院接到通知后迅速组织音乐学系全体师生开展了“数字教育大讲堂”线上学习活动。
本次活动以“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 共建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为主题,分别从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与区域智慧教育发展、数字时代教育网络安全形势与要求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与教师发展三个专题进行了详细讲解。
在蒋修辉副院长的安排下,音乐学系全体教师在家认真观看“数字教育大讲堂”,并提交一份学习总结。
通过学习,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和专业知识,仔细推敲和科学探索,重新定位自己在教学环节中的角色。教师们普遍反映通过此次学习提升视野,感受到信息化教学的魅力。特别是通过变革学习方式,以促进学习者发展,适应信息时代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并逐步探索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和挑战。同时也更新观念,体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知识创新教学。传统教学重在传授,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以教代学,教给知识重结论轻过程,缺少教与学的互动,忽视学生充分的思维过程,使教学过程难以成为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我们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有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深深的感受到了网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形式,有它不可替代的特点,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各班班主任老师组织学生积极在家观看,通过本次学习,了解专业教学和实际应用中的数字化学习方法与技术,人工智能教育、当代信息技术形势、公开综合资源的学习和网络的正确使用,开阔学生们的眼界。同学们认为,人工智能能够降低学习者学习知识的门槛,拓宽获取知识的渠道。信息化课程环境可以做出很多的数据记录和处理,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做出个性化的分析和判断,让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信息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相比在效率上有很大的提升。
通过学习,音乐学系全体师生深刻认识到:在信息网络与教育结合的今天,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式,要与时俱进,做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型教师。要想学生有创新,老师要先创新。教师对数字化的思考和做法就是基于创新。音乐学系全体教师将继续学习数字教育相关知识,并将其深入融合到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并有效利用人工智能开展智慧教育和助力学校教育数字化改革,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