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师范学院
“十四五”师范生教育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提高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增强服务基础教育能力,整体提升师范专业办学水平,打响师范教育品牌,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通知》以及《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商丘师范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的具体要求和学校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十三五”期间,学校积极擦亮师范教育底色,发挥传统优势,积极融入地方基础教育发展,趟出了一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子,为豫东地区乃至全省基础教育行业输送了大批“四有好老师”,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建设成效
1.内涵建设成效显著,教学成果丰富
学校以服务3-15岁青少年儿童成长成才教育为重点,整合相关专业资源,着力培养中学教育、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等地方基础教育急需专业教师。目前,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两个师范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学、物理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体育教育、地理科学等7个师范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学、汉语言文学、物理学、地理科学等4个师范专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美术学、音乐学等7个师范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中学生物学科教学设计》等36门课程获批为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一流本科课程;小学教育专业先后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小学教育卓越教师培养工程试点专业,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试点专业,以及省教育教学研究基地,走在我省同类师范院校专业发展前列。“十三五”期间,我校教师教育专业还先后获批60项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其中有20项获得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
商丘师范学院师范专业建设情况一览表(截至2020年12月)
类别 |
名称 |
所在院系 |
等级 |
特色专业(国家级2个,省级7个)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国家级 |
物理学 |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
国家级 |
物理学 |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
省级 |
汉语言文学 |
人文学院 |
省级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省级 |
化学教育 |
化学化工学院 |
省级 |
体育教育 |
体育学院 |
省级 |
地理科学 |
测绘与规划学院 |
省级 |
教育学 |
教师教育学院 |
省级 |
一流专业 (7个) |
汉语言文学 |
人文学院 |
省级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省级 |
美术学 |
美术学院 |
省级 |
物理学 |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
省级 |
化学教育 |
化学化工学院 |
省级 |
地理科学 |
测绘与规划学院 |
省级 |
音乐学 |
音乐学院 |
省级 |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5个) |
汉语言文学 |
人文学院 |
省级 |
物理学 |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
省级 |
教育学 |
教师教育学院 |
省级 |
地理科学 |
测绘与规划学院 |
省级 |
化学教育 |
化学化工学院 |
省级 |
2.构建“2110”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十三五”期间,我校为适应基础教育发展新要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有力推动了师范生“一践行三学会”等核心素养的形成。特别是自2017年获批河南省豫东片区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项目以来,我校与商丘市周边地区地市组建“豫东地区教师教育联盟”,签订了教育合作战略协议,建立了由高校教师教育专家和基础教育教学专家组成的教师教育专家智库,制定了《河南省豫东片区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依托共同体项目,学校构建了“2110”人才培养新模式(即2年专业基础教育,1年“用一线名师培养未来教师”的互联网+工作坊教育,1年顶岗实践,实现“0”距离就业)。创建“线上线下相融合、职前职后一体化”“用一线名师培养未来教师”“互联网+师范生成长工作坊”工作坊,采取“集中学习+网络研修+跟岗实习+现场实践”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培养模式,形成“双导师引领,工作坊搭台,师范生唱戏”的培养机制;采取“师带徒”“1+N”等方式,用基础教育一线名师“金课”引领师范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开启了高校和地方政府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教师教育联动发展新机制,解决了师范生教育“校地两张皮”的难题,趟出了一条传统师范专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子。该模式不仅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广泛好评,而且为进一步提升了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十三五”期间,师范生在全省师范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42项、二等奖27项。
3.国培省培项目服务地方特色鲜明,品牌优势持续扩大
“国培、省培计划”中教师教育的“母机”作用得到了发挥。“十三五”期间,形成了教师教育的“职前职中职后一体化”格局,利用我校师范教育资源,培训基础教育教师近3万人次,帮扶农村学校近30所,培训涵盖了14个学科和不同学段,为加强地方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地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专业水平,促进一线教师专业学习常态化,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扩大了我校师范教育专业的影响力。同时“国培、省培计划”为我校师范生教育锻炼了一支教师培训者和培训管理者队伍,生成了一批地方性、个体化的师范生教育培训资源。
4.产教融合,率先开展区域青少儿编程教育
为提升师范生信息化素养和区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教师教育专业集群产教融合,2019年学校创建了商丘师范学院青少儿编程教学中心。该中心不仅对全校师范生进行比较系统的编程教学技能教育和训练,提升学生面向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信息化素养,而且利用“豫东片区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和“国培”、“省培”项目,积极服务豫东地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升。同时联合商丘市教育局和电教馆,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编程技术培训,探索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模式,并在具备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开设青少儿编程课程,推动人工智能与区域基础教育深度融合。
(二)主要问题与不足
作为办学历史较为悠久的地方师范院校,尽管我校在师范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但师范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目前仍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首先,我校地处豫鲁苏皖接合部社会经济欠发达地区,缺乏对师范教育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教师教育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尤其是随着教育硕士授权点申报工作提上日程,师范教育类高层次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严重匮乏制约了我校师范教育办学层次与办学水平的提升。其次,我校师范教育类学科专业尽管获批、培育、建设了一批省厅级教学改革项目与教学成果奖,但高层次、高水平的省部级以上师范教育教学项目与教学成果奖较少,特别是尚未实现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再次,我校基础教育类教学与研究较为薄弱,与学校重点建设教师教育专业集群的发展定位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最后,学校对师范专业开展常态化定期评估的机制尚未形成,师范专业认证还存在薄弱环节,不同师范专业的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有待完善,各学院专业认证推进力度参差不齐。
二、机遇与挑战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师教育是高等师范教育的主业和底色,振兴师范教育,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新师范,既是对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积极回应,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推动符合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也是各高校共同面临的使命和担当。
教育部立足“十四五”、面向2035,出台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促进我国师范教育做大做强,提出在2025年,建成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经验,培养一批硕士层次中小学教师和教育领军人才,完善部属师范大学示范、地方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农村教师培养支持服务体系,教师培训实现专业化、标准化。以高水平师范院校为引领,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鼓励支持建立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平台,推进师范院校在教育科学研究、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师范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行动,探索教师管理优化、教师教育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精准帮扶的新路径和新模式。特别是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公布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名单及组团安排的通知》,批准我校为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之一,目的在于促进我校以此为契机,认真学习高水平师范院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举措,创新发展,实现师范专业办学层次的提升。
我校师范教育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随着社会主要矛盾转换,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对师范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质量及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要求。省内外师范类高校普遍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在优秀生源、高端人才、申报硕士点等方面竞争更加激烈,学校在教育强国及师范教育特色化建设背景下,如何解决规模与质量之间的矛盾、结构与效益之间的矛盾、层次与水平之间的矛盾、成本与投入之间的矛盾,需要深入思考和有效应对。受地域影响,聘请高水平课程教学论专家难度较大,高层次领军人才不足是制约我校师范教育发展的瓶颈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坚如磐石的信心,特色铸校,奋力趟出商师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三、目标和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振兴地方基础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一)发展目标
以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对标师范专业认证、教育硕士申报、审核评估等三项重大任务,以服务基础教育为重点,办好中学教育、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等地方基础教育急需的相关专业,探索创办职业教育师范专业,打响教师教育品牌,引领区域教师教育发展,力争实现师范专业办学层次的提升。
(二)建设任务
以OBE理念为引领,以师范专业认证为抓手,以师范生免试认定工作和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为契机,精准发力,深化师范生教育供给侧改革,优化师范生教育专业结构,推进师范生教育教学新场景建设,实施教师教育特色铸校工程。
1.锚定提质目标,整体提升师范专业办学水平
充分利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在高水平师范院校的帮扶下,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师资队伍层次提升和结构优化;全面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强化学科专业建设,促进学科专业特色发展;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服务能力,为豫东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培育一批“留得住、教得好”的基础教育优质师资;全面更新教育理念,提升管理水平,通过多元驱动、资源共享,切实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办学层次,并以此为基础,形成高水平师范院校帮扶薄弱师范院校的协同创新、互利共赢机制,服务高校教师教育持续发展。
2.着力培养“四有好老师”,做好师范生免试认定工作
严格按照“一践行三学会”要求,将“四有好老师”教师职业信念教育贯穿到师范生培养的全过程,出台《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教育教学能力考核方案》,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准确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保障与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建立基于产出的专业持续改进保障机制和质量文化;以师范生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组织课程和实施教学,构建考、评、测一体化的教师职业能力测试体系,深入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改革,做好师范生免试认定工作。
3.重构师范生课程培养体系,持续完善“2110”师范生培养模式
持续优化教师教育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师德高尚、理念先进、学识广博、业务精湛”的师范生“学科平台+模块化知识”课程培养新体系。遴选地方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作为师范生优质实践教学基地,选聘基础教育界特级教师、教学名师、骨干教师承担各师范专业课程授课任务,担任学生校外导师,推进教师教育与中小学、幼儿园融合发展。积极对接商丘市各县乡中小学、幼儿园,持续完善“三位一体”的“顶岗实习”协同培养机制,让师范生把毕业论文写在顶岗实习的课堂上。对接高水平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师范教育类研究生,使“2110”培养模式演化为“21102”“2112”等变式,扩大“2110”师范生培养模式的深度和广度。
4.建设校级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强化师范专业实践教学
依托省中小学校长研修院和豫东片区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持续推进“互联网+”师范生成长工作坊,完善“线上线下相融合、职前职后一体化”“用一线名师培养未来教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建设服务全校教师教育专业教学的信息化、智能化“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中心”,使之成为集职业训练、技能测试、训练资源库建设为一体的综合化服务中心,强化服务基础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十四五”期间力争将“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建成省级、国家级教师教育教学示范中心。
5.积极推进智慧教学示范校建设,打造师范专业智慧教育新亮点
以“智慧教育”融合创新应用为轴心,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到师范生培养当中来。让信息技术类师范生深度参与到区域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并开展中小学研学、师资培养活动等,互融共生,积极服务豫东地区基础教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建好全省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区,积极服务区域师生教育生态建设。
6.强力推进教育硕士申报工作,提升教师教育与教学研究水平
学校各师范专业要对照教育硕士申报标准,瞄准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方向,鼓励教师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与各师范生成长工作坊一线名师共同打造高水平基础教育研究成果,形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服务学校培养优质基础教育师资人才的办学目标。力争在“十四五”期间获批10项左右的省部级以上基础教育类研究项目,发表高水平基础教育类研究论文5篇左右,出版“中小学学科教育丛书”“中小学、幼儿园人工智能教育丛书”等特色校本教材6部以上,攻克制约教育硕士申报的卡脖子指标。力争完成省级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0项以上。整理总结教师教育研修成果并结集出版,争取获得省级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10项,力争实现国家级教师教育成果奖零的突破,全面打响教师教育品牌。
7.整合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推动设立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
围绕豫东地区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和现代化建设,利用三年左右时间,聚焦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聚焦教师学生专业成长、聚焦教师教育瓶颈问题,通过各主体间协同创新、深度合作、联动发展,建好以协同体系为基础、机制创新为动力、资源集聚为保障的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协同商丘市教育体育局、周口市教育体育局与两市各区县教育体育局,借助江苏省与山东省优质教育资源,组建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发展智库,探索建立以商丘师范学院为豫东教育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与师范类高校参与、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教师教育体系,为优势师范专业通过三级认证打下良好基础,开创豫东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8.对标对表,积极推进师范专业认证工作
严格对照认证标准,加强师范专业自评自建。完善《商丘师范学院师范生职业技能达标管理办法》,在师资课程、科研项目、教学成果、学生获奖等方面积极培育支撑专业认证成果。积极推进14个本科师范专业通过二级认证。
9.共享国培省培优质资源,优化职前职后师生培训机制
创新“省培计划”“国培计划”省市级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研修等多个培训项目运行模式,全面提高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构建融通教师“学历教育+在职培训”的教师队伍建设新机制,优化在职教师培训体制,完善教师发展学科体系,健全教师培训内容体系,建立教师智能研修体系,协同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推动教师终身学习,服务豫东与豫鲁苏皖结合部教师队伍学历提升、能力培养和素质发展,为教育部提供教师发展协同创新的典型范例。
四、保障措施
实现“十四五”师范生教育发展规划,必须坚持校党委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校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汇集力量,形成师范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组织实施
建立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实施的责任体系。教务处、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协同制定各项目标任务和分解落实方案,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和跟踪检查。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和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详细论证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规划。各学院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将规划任务逐年逐级分解,设置年度目标并做好年度间综合平衡,合理确定年度工作重点并落实责任主体,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二)制度建设
结合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的改革政策,在现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与“四有好老师”培养计划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免试认定制度、学分兑换制度、经费使用制度。各师范类专业制定详细的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计划,建立师范类专业负责人制度。
(三)经费投入
继续加大实践教学平台的经费投入,加强对现有教学软硬件设施的维护以及各种功能教室的建设,完善实训平台建设。优先保证实践教学环节各项经费的投入,积极开展教师教育专业教师培训、产学交流、教学研究、教学咨询、评估管理以及职业发展咨询,推进师范生教育发展规划顺利实施。
(四)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平台,通过专题报告、专题研讨、交流座谈等形式,深入做好规划内容、精神的宣传解读,让广大师生充分了解学校“十四五”时期的师范生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用规划蓝图凝聚人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增强广大师生参与规划实施的主人翁意识,营造全校上下关心师范人才培养与专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东风好借力,扬帆正当时。“十四五”时期,我校将进一步整合优化教师教育类学科资源,动员全校上下以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以教师教育高质量推动学校发展高质量,为振兴河南教师教育、服务中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